也来包了一包。
“拿家去给我那小孙子吃,等他将来能混个一官半职的,我也就享福喽!”
天晓得她孙子才两岁。
师雁行提前找人用红纸印了好多“蟾宫折桂”纹样的洒金方纸片,裁成巴掌大小一块,每次打包都在上面放一张。
投入的成本没增加多少,但顾客看了就都很欢喜。
做买卖嘛,就是要哄着顾客心甘情愿往外掏银子,怎么高兴怎么来。
中间郑平安来了两趟,看见这些糕点后,先要了一份来吃。
吃完之后发现味道很不错,竟又大大的打包了一份,“带回去给有寿吃。”
师雁行仿佛看到有寿脑门子上高高挂起的倒计时牌:
“距离高考还有三千天”
这就好比小孩过生日时收到长辈送的三五,多么沉甸甸的爱!
师雁行留意了下,发现不只有自己注意到了这个商机,包括王氏兄弟的聚云楼、汇云楼在内的多家酒楼食肆,也都多多少少推出科举限定。
但一对比就能发现差距。
有的如师家好味这般完全创新,一看就用了心思;有的就很敷衍了,东西还是那个东西,直接换个名儿割韭菜。
师雁行暗中打发姚芳和李金梅分别去聚云楼和汇云楼买来限定品,发现那两人真是亲兄弟,菜单共享,卖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不如咱家的好吃。”李金梅瓮声瓮气道。
咱家掌柜的多心灵手巧啊!做的点心又俊又香甜,名儿也好听。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