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爷爷的这句话让我哑口无言。想想也是,自己心里明明有了答案,却还要爷爷当面说出来,这的确不好,这不就是明知故问嘛!哎!这有什么可验证的呢?
爷爷走到面前这副被网格线封着的石棺首端,嘴里叽里咕噜地,像是在默颂。或许是我脖颈上戴的这颗骷髅小宝的缘故,爷爷的默颂我听得一清二楚:“乾坤万物,各有生息。阴阳不调,自然不谐。你本有命,可叹自弃。躯体完肤,化无甚惜。借尸还魂,生且恒矣。”
默颂罢,爷爷将折扇一合,塞进脖后的衣领里侧。接着,昂首挺胸扎马步,双臂伸直,手掌顶向棺材首部的棺材盖,长吸一口气缓缓而舒,棺材盖便从首端慢慢向尾部移动。我紧听爷爷发出的指令,首先,急步于案台前取出写有“常”姓的竹筒,双手合十于掌心内。其次,在棺前的右侧走八卦小步,从首走到尾罢,又从左侧从尾走到首,两侧合之,正好一圈。而且每走一步,都要默颂刚才爷爷颂过的口诀。做完后,石棺盖刚好被爷爷从首推向尾,敞开。然后,我又按着爷爷的指意,揭去竹筒上的黑布塞,将灰烬朝棺里面的裸尸身上洒去。紧接着,爷爷连忙捧起墙根前其中的一只陶罐,急步转回棺首,捧着陶罐的双手,一个半空猛抛,右手迅速取脖后的折扇而开,左手顺势应变五指朝上就托住了陶罐的底部。最后,右手持着扇,“去吧,你身在此。”对着陶罐口就向石棺内的裸尸挥去。
此刻,我胸前的骷髅小宝时凉时热,我的眼睛一真酸楚。恍惚间,模糊了又清晰。霎时,我看得清清楚楚,一个瘦瘦的年龄与我相近的男孩像玻璃一样透明,如云雾般之飘飘然,附在了棺内与之同龄的但却偏胖的裸尸上。
胖胖的名叫“张照望”的裸尸,瞬间大变样,就与“常”姓的魂魄融为了一体。顿时,一个现实版的“借尸还魂”在我的眼前上演,即“张”的尸体已与“常”姓生前的肉身一模一样。为了不让此时的“常”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地方之经历,爷爷并未让其处于清醒状态,而是让其像梦游一样,对此一无所知。
爷爷做的这些是否合乎常规伦理?由此我便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