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吧!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便是一代明君唐太宗评价魏征所出。
这一帝一臣君臣相和了一辈子,于魏征临死前,唐太宗二度亲临魏宅探望,甚至因愿魏征死无遗憾,便将膝下年仅九岁的衡山公主许与魏征将近四十虽的长子魏叔玉为续弦。
这里亲疏里外,谁能分得清。不知道的,还道衡山公主是个外人呢?这样的君臣相和,于五年后,君疑臣子,不仅帝皇亲自定下的婚约取消,便是魏征的墓碑也被推倒。
所以说君恩如晦,他给的时候,就大大方方的收着,至少享受过。
大不了哪日里康熙不喜她了,把所有东西都收回去就是了。她也依旧受着!
康熙见她大方自在,也乐得开怀,抱着美人而,带着奴才们前往偏厅用膳,奴才们早将早膳备好,李德全早已吩咐好。
饽饽、粥、包子……应有尽有,帝王的早膳就是不成比,看一次酒心生向往一次,种类丰富得很。
沁柔也连带着沾光。
奴才们伺候着用膳,沁柔也偶尔伺候一二,一顿早膳时间就过去了。奴才们将早膳撤下去,时辰不早不晚。都来得及,也不急不缓!
“朕走了。”沁柔领着奴才们送了康熙至门前,康熙神采奕奕,倒也没什么儿女情长,只是与她道这一句。
沁柔已经习惯了,康熙也习惯了宫妃的送别!怎么说呢?各自习惯吧!也都不觉得奇怪,不会生起别扭之心。到底是一个帝王,指望不上。幸好,沁柔也从没想过指望。
“恭送皇上。”沁柔带着奴才们行礼道。直至康熙带领奴才们朝承乾宫外走去。
小满于一旁耳尖目明,服侍沁柔起了身,低声与庶妃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