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也是一脸沉思,听到后也只是摇了摇头。沈煊这才想到杨师兄家里虽不错,但毕竟是在镇上,县里诸事恐怕也不甚了解。
想到这里,沈煊也是无甚思绪,不过想到庞举人也是一片爱才之心,如果真有大的不妥,应该也不会把他们二人推荐过去。
不过,自己也得有所准备才好。
第二日,他和杨师兄秉明夫子后,见夫子也是极高兴的,沈煊便开口问道“昨日庞前辈让我二人不要在县学月些不好的风气,学生不解,这不良风气从何而来?”
夫子倒是罕见沉吟了一番才开口道“这县学虽是说秀才方可入学读书,但是也有些县里的大户捐钱送自家子孙入学旁听的,这些个公子们素日奢糜成风,又是酒楼戏馆里的常客,时间长了,可不是被有些个秀才给学起来了吗?”说着夫子摇了摇头,耽于玩乐,再好的天赋有什么用呢?
“不过他们!也就是行事不紧罢了,一群商户子弟,惹事可是没那个胆子的,你们可是有正经功名的学子,只要平日里守规矩不惹事,他们是不敢犯到你们这里的。”
两人这才松了口气。
沈煊这才问道县学的花费,谁知居然一年才五两银子,简直惊呆了,要知道这可是由几位举人教授的,五两可真心不算多了。要知道一个秀才的私塾都要二两银子一年呢!
想到这里,突然想到那些“捐生们”,估计这才是县学的真正收入来源吧。要不然恐怕连教谕们的“束脩”都支付不起吧,更何况自嘉明帝以来,县学可都有藏书阁的,那些书籍日常维护打理也是一笔不小的钱财了。
不过能少一点支出是好事,看来本朝对寒门子弟的扶持也是不小的。起码这价格对寒门还蛮友好的,至于那些心智不坚之人,这点诱惑都抵制不了,当了官所面对的可比这些多多了。说不得还少了位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