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医生,叫我名字得了,什么少爷不少爷的。”
“项少是发现什么了吗?”
“没,就是问问,我比较好学。”我厚颜无耻地笑道。
他将眼镜戴上:“其实人格分裂的案例一直都存在,相比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呈上升趋势的。只不过为了病患的隐私,一般不会四处张扬。人格分裂症学名‘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简称did,是在一个身体里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格特征,也就是多重人格,是一种心理疾病。
“大量的研究表明,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是导致did产生的主要原因,成年后的则很少,但也不是没有。”
我之所以会忽然来问有关人格分裂的问题,主要是凌云木的日记带给我一种疑惑和深深的不安。
要不是有人偷看了日记,那就只能用人格分裂来解释了。而我倾向于后者。
有谁会在刚写完最喜欢吃冰激凌的时候,再来一句:“果然是小孩子,幼稚,咖啡才是最顶级的享受”?
有谁会在刚体谅完养父母的养育之恩后,再来一句:“杀死那对狗父母”?
从我接触六·一三案以来,基本就排除了凌云木的嫌疑。在我看来,他更多的是一个受害者,直到看了他的日记,我有些动摇了。
无法从日记上判断那两个迥异人格出现的时间,或许很早,跟童年创伤脱不开干系。
这种多重人格作案的认定,在我国还没有首例。
魏承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