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大柱国威加海内,战功彪炳可载史册。”
“不错,当初北椋王马踏江湖,灭门无数,武林人士无不咬牙切齿,恨不能生啖其肉,如今看来真是错怪他了,北椋王才是心怀天下的大贤者,武林各派故步自封,敝帚自珍,总是担心自家秘籍功法被外人学去,立下诸多规矩,设立许多门槛,多少有悟性有根骨的人受限于这些问题误了大好年华,或者拜入不适合自己的门派,受到排挤、打压,心怀不甘碌碌一生。现在好了,北椋王设立听潮阁,里面的武功秘籍尽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和适性查阅,哪怕是没有机缘,没有背景的小人物,也有了成为高手的可能,北椋王此举,真是造福武林的旷世义举。”
一名年近六旬的陵州本地武夫追上两名年轻刀客,插言道:“两位既然念北椋王的好,日后有所成就,还望两位能够在力所能及的事务助王爷一臂之力。”
落在后面的刀客攥了攥,这才意识到佩刀已经交给值守士兵,略带尴尬一笑:“老丈放心,这是自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我兄弟二人还是懂的。”
走在前面的刀客停住脚步,一甩长及胸口的垂发,指着外面进度不一的重建门脸道:“老丈,外面那些过火房屋是怎么一回事?”
“你们来北椋的时候没有听到路人议论此事吗?”
“只听说与北莽有关,可是陵州城位于北椋腹地,拒北城近日并无战事,我们想不明白北莽兵马是如何突破北疆防线,进犯陵州的?”
“北莽兵马并未入境,陵州城所受损失源自青州林家的林探勾结北莽国师麒麟真人,引火麒麟入城烧杀,犯下滔天罪行。”
“林探?既为青州人,又是当朝探,为何卖国求荣,与北莽国师勾结?”
“这事我知道。”
又有一人插入三人间的谈话,是个风度翩翩的儒生,手持一把鱼跃龙门图案并配有小诗的折扇,轻轻摇动,向脸扑风,一面解释道:“当今离阳,朝中官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