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一斗粮食。若是有其他才能被县令赏识可能会带如县衙一展所长,或者若在过程中做出巨大贡献,粮食也会翻倍给。
一斗粮食可是不少了,文书写这酬劳的时候都有些心动了。
殷序道,“每个镇招募二百人,年龄十六至四十岁之间的青壮年,太瘦弱没力气的不要,优先选拔体力强健者,若是头脑灵活聪慧的可放宽条件,单独列出后面亲自到县衙我来面试。”
文书问道,“那时间呢?”
殷序想了想,“按照县里的镇和王大人走访的顺序列出来,第一批两日内,第二批三日内,毕竟三日后就得开始了,不能耽误啊。”
文书觉得这新县令真是大方,据他所说这粮食全部他自己出,入赘到这样一户人家有这么厉害的娘子,真是件好事。
殷序知道仅凭县衙里的十多个衙役是干不成什么事的,要想将土地顺利丈量出来,需要的可不仅仅是这个,有人好办事,而他不缺钱,人手招就是了。
县里的大户慌了神,关系好的凑在一起讨论新县令的做法到底什么意思。
但扔有人觉得殷序并不是为了做出一番业绩,只是为了逼迫他们拿出钱财来。
黄标的事他们都略有耳闻,大林氏拿了全部家当去搭救黄标一事他们也知道,所以这事儿出了,几家便商量着些银两去殷府探探口风。
于是各户各出了一千两银子由当家夫人去了殷府。
覃幼君也没拦着,只不过懒得见他们,送了礼她便收着,所有送来的银两东西都一一登记在册,甚至还让来人摁了手印,表示这银两是各家各户捐来用于松安县建设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