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恐怕也会那么做。单位上上下下那么多人,不捐的话,以后怎么做人啊?大不了后半个月,我买菜时再算计着点儿,应该能维持到下个月。”
有些单位组织捐款时虽然名为“自愿”,实际上却通过各种手段强制员工。还有一些单位在捐款捐物的同时,要求冠名,广邀媒体大肆宣传,用以树立企业形象。这种功利的做法完全背离了慈善的本质,使原本扶助弱势群体的爱心,变成了令人反感的作秀,这恐怕会令越来越多的人对做善事失去信心。
对于捐款攀比的现象,中国第一家民办公募基金会——壹基金的创办人李连杰说过这样一番话:“看到网上那些排行榜,我觉得很遗憾,爱心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呢?如果我就只能捐一元,我难道要去跟比尔·盖茨比爱心吗?有的人一冲动,捐一个月工资,要是这样连续三个月,他就变成贫困户要我们去救了。”
李连杰筹备壹基金时,曾去找一个做生意的朋友帮忙,这位朋友大约有上百亿的身家。得知李连杰的来意后,朋友说:“出钱,好啊,10万元。”
李连杰笑了:“不会吧,我跟你的交情,你又有这么大的身家,就给我10万元钱,说句不好听的,打发要饭的也不止10万元钱呀!”
朋友说:“连杰,你跟我来。”
说完,他把李连杰拉到他的办公室,李连杰看到了十几万封要钱的信。
朋友说:“我每年都会拿出一亿五千万港币摆在这里,谁要捐款,我就10万10万这么给,直到把这一亿五给完。明年再拿一亿五,再这么给。”
李连杰理解了这位朋友,更加坚定了壹基金每人只捐一元钱的想法。壹基金的理念是:1人+1元+每1个月=1个大家庭。也就是说,每个人每个月捐一元钱,集合大家的力量,让小捐款变成大善款,随时帮助有需要的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