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子的破鞋子,就去了。魏王见庄子这副模样,揶揄道:“先生怎么混得这样潦倒?”庄子说:“我贫穷,但不潦倒。读书人舍弃理想和信念,那叫潦倒,衣服破烂只能算贫穷。我之所以沦落到这般田地,是因为生不逢时。你看山里那些猿猴,从这棵树上跳到那棵树上,多么自由,连箭法最精准的猎人都没办法捉住它们,可它们一旦到了茂密的丛林里,就小心谨慎起来。这是因为,环境变了,它们受到限制,自然不能任意施展。如今这世道,君不君,臣不臣,我自然看起来狼狈。其实我算不错的了,您忘了,当初比干丞相被昏庸的纣王剖开胸膛,把心都挖走了!”
虽说在魏王面前,庄子很有骨气,但事实上,庄子确实穷,而且是穷到了极点。
有一次,庄子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就去河边钓鱼。有两位楚国的大夫来到河边,代表楚国国君请他去当大官。那时候,楚国是各国之中最富庶的,去那里当大官,是多么风光啊!假如庄子答应了,往后的日子必定是锦衣玉食,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是,面对这样的条件,庄子拿着鱼竿,连头都没回,只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已经活了三千年了,国君用华丽的绸缎把它包好,放在了竹匣子里,敬放在宗庙之上。你们说,神龟是愿意在烂泥里自由自在地觅食呢,还是愿意被杀掉,放在宗庙之上呢?”两位大夫说:“当然是愿意留在烂泥里。”
庄子拒绝了楚王,甘愿继续过贫穷的生活。在庄子看来,他这是用物质的贫穷,换得了精神上的自由。
想要生活幸福美满、衣食无忧,这是很正常的需求,但凡事应当适可而止,如果因为追求一样东西而失去了自由、快乐和生命,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托尔斯泰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农民希望得到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地,地主便站在自家的田地里对农民说:“你早上从这里开始往前跑,每跑一段距离,就在地里插一面旗子,要是在日落以前返回来,插上旗子的田地就都归你所有。”
听了这话,农民高兴极了,于是不停地往前跑啊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