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这并无不妥之处。然而,时至今日,人们的礼尚往来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了。请客送礼之风愈演愈烈,一些人的心灵已经扭曲了。无论是送礼的一方,还是收礼的一方,都认为感情就是靠这种方式建立起来,并持续巩固的。
很多人怕送出去的礼金打了水漂,便想出了一种回收资金的办法——以各种各样的名义设宴,然后广邀亲朋好友。于是就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宴席名目,什么升学宴、升职宴、参军宴,还有人以祝寿、生病、过世等名目摆宴……这无疑会使原本生活就窘迫的人陷入无尽的绝望。这样的礼尚往来不仅加重了人们的生活负担,而且还滋生了腐败现象,破坏了社会风气。当前社会,物价随着经济一路攀升,礼品或礼金必然随之升高。
原本淳朴和真诚的情感沟通变成了金钱和物质的交换,这无疑是整个社会的悲哀。不管是随份子也好,送礼物也罢,重要的都是心意,而不是钱多钱少,贵重与否。要是把随份子和送礼当成面子事儿,那苦恼就无休无止了。
小曲参加工作两年了,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这个月,他光是结婚请柬就收到了四张。都是老同学、好朋友,礼金是一定要送的,可听说现在200元已经拿不出手了,300元、400元又都不吉利,只能一下跳到500元。四份红包一共要2000元,工资只剩下一千多,去掉必要的开销,再怎么省吃俭用也不够呀!虽说礼尚往来,以后自己结婚就能收回来的,但眼前的日子真不知道怎么挺过去。思来想去,小曲打算给每个人包200元红包。
谁知,去参加婚礼那天,小曲和老同学坐在同一桌,听说大家的红包都是500元,他怕丢人,只好悄悄往红包里又放了300元。
随不随礼,随多少,要看关系和自己的经济状况,两个人关系比较近,自己手头也宽裕时,就多随些,如果不是这样就少随点儿。礼尚往来可以增进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但钱不是维系感情的唯一纽带。
逢年过节,人们都渴望回家与亲人团聚,可是,走亲访友、探望长辈,送礼物是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