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时远在柏林的希特勒已经开始动脑筋,看看该如何加速击败苏联。除了在戈林的建议下,展开大规模地毯轰炸苏联的生產基地外,希特勒还企图切断所有苏联对外通道,避免物资运进苏联,加强苏军的战力。
希特勒第一个找上的当然是王家,希望自由军能越过乌拉山夹击苏联,但被顾维钧给婉拒。至此,希特勒开始恨上了王绍屏。接着希特勒又派里宾特洛甫出访南京,希望中国能出兵西亚,切断苏联南下的通路。但又被老蒋以致力内政、严守中立为由,所拒绝。这下,希特勒连中国都不爽了。
希特勒接着和伊朗国王李查汗商议,允诺替伊朗兴建跨伊朗铁路,并提供石油开採技术、顾问,以换取伊朗对苏禁运。李查汗虽然对英、苏都十分不满,并刻意保持距离,但也不敢轻易答应希特勒的条件,他担心战火将因此烧到伊朗来。于是他採取拖字诀,用冗长的谈判来拖延答覆,希望等局势更明朗一点再打算。
希特勒不放弃的又找上阿富汗国王穆罕默德·查希尔沙,但他正因为推动阿富汗西化,遭受各方部族反对,正忙于应付国内此起彼伏的军事抗争。德国代表连他的面都没见到,因为穆罕默德·查希尔沙正奔走在各方前线,指挥镇压叛乱。希特勒认为这样的国家,苏联如果胆敢将物资运进这个国家,应该会被抢光光,所以也就放下和阿富汗同盟的小心思。
就在希特勒一筹莫展之际,和王绍屏有假亲戚关係的海军上校邓尼兹,越过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向希特勒建言。他指出海运才是苏联补给的大宗来源,如果能对苏联採取海上禁运,必能有效打击苏联的战争潜力。希特勒对于邓尼兹的建议大喜过望,不仅召见他,还立刻将他晋升准将。不过那都是他不清楚邓尼兹是王绍屏五夫人的假爸爸,如果他知道了,邓尼兹就被打入冷宫了。
希特勒虽然一开始採取邓尼兹的建议,宣布在黑海、波罗的海和北冰洋对苏联採取禁运,但并不是採取无限制潜舰攻击策略,而是用水面舰拦截货轮检查。
拦着、拦着…就出事了,在1938年十二月,地中海一艘法国籍货轮不听阻拦,在逃到靠近苏伊士运河入口的赛德港的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