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军令部次官永野修身则一脸冷笑的质问到:「寺内中将,以你资浅的资歷这样异想天开,是打算断送帝国的未来吗?你难道不知道,帝国耗费多少心力在目前的南进策略上吗?不算上为了应付纽澳的白人政策,以农工、僕役身分混入这两地的十多万武装侨民,光是潜伏到南洋各地的现役、退役军士官就高达五万多人。我们现在还在和葡萄牙等列强扯皮,连东帝汶这个桥头堡都还没名正言顺拿下来。你打算做什么?重蹈前些日子上海派遣军,还是满州关东军的覆辙?」永野修身讲到后来,对寺内寿一这个刚刚晋升中将的傢伙已经是用咆啸的口气。
寺内寿一在1919年就已经晋升大佐,但因为同年父亲寺内正毅去世,失去曾任首相的父亲庇护之后,寺内寿一拖到1924年才晋升少将。要不是这次中日战争让太多将领负罪下马,加上326事变,导致天皇重新啟用具有贵族背景的高级军官得念头,遂令时任第4师团长的寺内寿一前往镇压326叛变士兵。
因为这次些微战功,加上天皇赏识,让原本论资歷、经歷,都轮不到晋任中将的寺内寿一,为了符合担任陆军省次官的资格,(原本没有特别规定,但新任陆军大臣林铣十郎是大将,总不能给他配个少将次官吧?)快速让他晋陞。
即便如此,现在整个日本陆军仍是陆士8、9期这些大将们的天下,寺内寿一是11期毕业,而且才刚新晋中将,所以永野修身嘲讽他资浅,不是没有原因的。
但真正让身为海军永野修身愤怒的真正原因,倒不是因为寺内寿一过于资浅而大放厥词,而是之前的侵华战争几乎都是由陆军挑头,有功劳都是陆军,失败了却怪罪也损失数十艘舰艇的海军头上,冷言冷语地说他们支援不力、掩护不周。毕竟远赴中国作战,的确需要海军运送兵员,尤其上海一役,海军几乎未开一砲就全军被俘虏。
陆军的说法,的确还算有一丝丝狡辩的道理,让高傲的海军在公开场合不知如何辩驳。但私底下,海军将领莫不气愤填膺:开玩笑!陆军自己打成这样,还要海军怎么努力?难道要把所有联合舰队都陪葬,全军覆没?还是把军舰开上陆地当坦克?这才算上支援有力、掩护周全吗?陆军马鹿那么厉害,咋不上天和太阳肩并肩?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