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等各地的日籍军人,三个旅的总兵力约为20,000人。
而这种对付殖民地内乱的「静态守备」特殊军队编制,不但是日本首创,在当时也带有实验性质。由于这个守备队的设计,就是镇压台湾内部,所以基本上只在后勤任务的底层,运输挑夫,才会用台湾人。而这些负责运输的台湾挑夫,连士兵都称不上,被日本人和台湾人自己,都唤作「军伕」。
实际上,台湾原住民和汉人真正被日本人徵招为士兵,基本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因为日本兵源吃紧,皇民化达到一定成果,才敢尝试冒险的徵兵,而且多是送往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的南洋,前往中国的并不太多。大部分前往中国大陆的,多是医生、护士之类的后勤单位。而这时提早抵达中国战场的重藤支队,几乎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日本人,王家让整编完成的第十九集团军消灭起来,一点都不心疼。至于那些军伕,几乎在战后,都由王家安排顺利返家,重新开始新生活。
话说当11师团几乎被打残之后,馀部被十九集团军紧追在后的持续压迫,不断往虹口方向退守。接获11师团44联队、工兵第11联队、輜重兵第11联队正快速向虹口撤退,并且完全无法停下来,组织抵抗防线时,人待在杨家宅虹口司令部里的松井石根,终于紧张起来。
他完全没料到北方的中国军队速度那么快,而且战力这么强,一个晚上就打残了11师团,而且已经紧逼虹口。他一方面让驻守虹口的第九师团增援44联队,沿復旦大学以北的虹江南岸,建立阻击防线。防御不知从何而来、番号不明的支那军队。另一方面,立即发电东京大本营告急。
此外,他也把南京方面刚刚传来的最新情报重视起来。因为该情报显示,支那中央极有战力的第18军,已经搭乘京沪铁路出发。预计在数小时内,将会与支那36师在安亭火车站会师,并由嘉定方向朝虹口方向进攻。于是他立刻紧急通知支那方面舰队司令米内光政中将,除了让他把舰队准备好,随时准备撤离上海之外。
还让他把驻防在四川北路虹口公园一带,护卫特别陆战队司令部的2400名上海海军特别陆战队,先派往西侧俞涇浦,沿俞涇河道东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