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千年帝制的土地上多的是老老实实在田里刨食的农民,有口饭吃就不造反的诚实庄稼人。但如果真像王绍屏讲的,过激的手段,成了利益!那么以前的流民流寇就会像蝗虫大军一样出现了,那政府可真的得焦头烂额在后面追着擦屁股。唉!破坏容易,建设难啊!
杨永泰又恢復谦恭的态度,甚至比之前还谦卑地问道:「先生有何教我?」
「一分政治,二分军事,七分经济!」王绍屏悠悠的说。
「什么?」杨永泰一惊,自己引以为豪的政治攻势,竟然连军事手段都不如吗?
只听王绍屏又悠然的说道:「只要经济发展起来,何必要自己自吹自擂?老百姓争相称颂都来不及了,一分政治只是引导舆论下乡去报导而已。让事实说话,怎么都比自己吹来的好!」旁边林蔚倒是点点头。
「但政府经济困难…。」杨永泰也知道这是好办法,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件事一定要马上做,一是减租减息,能够推到二八减租减息最好,如果做不到,至少做到三七五减租,就是不能超过四成,那加上田赋减到2.5%,刚好就四成,农民才有口饭吃。如果田赋减不下去,就得硬推二八减租,那二分军事,其实有一半就是用来强制执行的,只要成功,农民都会长期支持政府。还要引导青年学生,组织他们成立工作队,让他们以共赴国难的心态来参与、协助政府推动减租减息,这样有志青年才不会一面倒向理想化的共產宣传。而且政府要强调外抗强权,老百姓、军队不能饿肚子,支持减租减息就是真抗日,把民族主义当作民生主义的推进器,两相加乘,势不可挡,共党的宣传怎么敌得过民族主义的大旗?唉!执政党空有主义却不会运用。」
杨永泰一听更是心里大惊,这傢伙大才啊!自己是擅长谋略,但对于这种光明正大的阳谋还真没多想过,更没多看孙中山思想几眼,他一直认为那不过是口号罢了,没想到还能灵活运用成为谋略。杨永泰心里七上八下,要把这个人介绍给蒋公的话,自己就没饭吃了,但如果不用这个人的话,恐怕剿匪还是会功败垂成,就像他说的,问题在于现实的穷困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