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势力最大的要属郑王和恭王,两人与皇帝血脉相近,同为宣宗皇帝之孙,二世以来,恩宠有加。而韩王是太祖四世孙,虽封邑广阔富庶,但歷代子孙体弱多病,难有作为,在朝中威望不高,若要安抚人心,皇上多半会先立郑王或恭王。
「娘娘稍安勿躁,请听奴才一言,」汪直柔声劝慰,「郑王沉迷酒色,恭王治下暴虐无道,况且二位亲王党羽眾多,行事嚣张跋扈,在一干内阁重臣眼中,此二人皆非治国之君。但是韩王不同,去年老王爷病逝,世子朱仲鋆年少袭爵,行事稳重果决,接着又与徐府联姻。徐国公作风强悍,在世族中甚得人望,同时,国公还提出一个优渥的条件,令南方诸臣不得不支持韩王为储。」
「哦,甚么条件?」万贵妃十分好奇。
「韩王登基后,将会迁都南京。」
贵妃一时哑口无言。
将国都迁回南京,这是多大的事儿。
「当年高祖皇帝迁都燕京,将南京备为留都,在南京皇宫中,整座朝廷该有的六部九卿,官员署衙一个也不少。」汪直认真解释,「更何况,天下赋税,泰半出于江南,金陵城中的贵族富商,财富权力盘根错节,迁都会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利益,所以他们已表态一定会支持韩王,面对南方如此势力,皇上也必须慎加审时度势。」
贵妃长吁了一口气,「这话说得没错。」
比起迁都与否,她更在乎未来储君必须是个听话的人。
若朝中权力更迭,届时她想求得善终都难。
汪直自然是看出了她的心思。
「多年来,娘娘对韩王青睞有加,韩王一直都感念于心,时常向国公提及娘娘的恩情,获立储君之后,韩王必会知恩图报。」
「那就好。」贵妃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