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境就危险了。有陶恭祖(陶谦的字)在,可成为阻拦二袁南北互通的一大助力,同时也能让他有更多的权限去平定徐州乱局。一石二鸟,岂不美哉?”
“说得好。”
董卓赞许后,拿笔在徐州下面写下【陶谦】二字。
“剩下三州,各位有何见解?”董卓问道。
“主公。”刘嚣嘴角一咧,拱手道,“在下推荐孔融为青州牧。”
“哈!”董卓一听此名,脑海里立刻回想起那个这数日以来天天讥讽他却令他无可耐还的家伙的得意样子,“为什么是孔融小儿?”
“孔融小儿自恃清高,包括主公在内的天下之人几乎都不被他放在眼里。而且青州是各州中贼患最严重的地方,安排谁去都有可能与之结怨。但孔融小儿这德行,在下觉得主公就算与之结怨也无妨。”刘嚣笑道,“再说了,青州地近他老家鲁国,他又是褒尊侯(孔子的封号)的子孙,自守祖地,名正言顺啊。”
“可若他与在冀州的袁绍勾结,那该如何?”董卓问道。
“主公,青徐二州相隔甚远,主公本就难以控制。徐州还有主公的至交陶恭祖(陶谦的字),但青州就真的没人了。”刘嚣仔细说道,“二袁若要扩张,青徐定是其二人首要目标。孔融没有军事才干,在下断定他没可能平定青州贼乱。与其我们让袁绍拿到一个稳定的青州,还不如让他拿到一个混战不止的青州,这对主公更有用。”
“嗯。”董卓赞同道,“那青州的事,就依宁重(刘嚣的字)所言行事。”
说罢,董卓在青州下面写下【孔融】二字。
“剩下就豫州和兖州了。”董卓看着这两块司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