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大不小的官,自然有人惦记。
最初是二皇子一派的人欲从海城借道,杨丰按律令行事,未明着拒绝,但也没有通融,因此吃了番苦头。
陛下听闻后,传信问他近来可好,杨丰乐呵呵回:好,他很好。
大皇子派人游说,试图让杨丰站队,杨丰依然装傻,又被整治了番。
陛下再问,杨丰依然回:好,他很好,家人都好。
不仅接连拒绝两位皇子,连陛下要为他撑腰的暗示也装傻混过,让陛下着实气了一回,道这杨丰傻。
如今看来,却不是傻,是聪明得过分。
伤口再度包扎好,荀宴暂与杨丰作别,起身去寻静楠。
恰时,朝阳已升,淡金色光芒洒向长廊,细小微尘散在空中,随清风飞舞。
影壁之上,刻印了一个方方正正的“静”字,杨丰曾解释,有静心之意。
许是受这一字影响,荀宴此时的心情,异常静谧,仿若被暖阳安抚,神态亦带了悠然。
他走了几步,耳畔忽然传来哒哒脚步声,抬眼,甬路上果真奔来一个小不点,见到他也不曾停住,径直跑来站在后方,抱住他一腿,不动了。
是静楠。
小孩跑了阵,气息有些不稳,仿佛求助般扒着他。
她身后缀了位年轻婢子,撞见荀宴急忙停步,神色变了几变,向他问好,“荀公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