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年之前政策还不明朗,社会还没有达成一个广泛共识的时候的一个说法。
林白夏早就已经想过了,这个时候虽然雇佣八个人以上不算违反政策,因为这个时候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条文,但是枪打出头鸟,如果她们家的势力财力大的话,当然不需要当心这个,但是目前她们家只是一个小小的店,就算扩大规模,雇佣超过八个人建厂了,也得有个时间发展。这个时候要是被人盯上了,就非要拿她们这个厂子做典型出来讲,后面的麻烦肯定不少,毕竟上面的意见都还不统一呢,县官不如现管,谁知道那工商局或者是其它分管这边市场的部门是属于哪一派意见的那边的呢?这个时候就算厂子被迫关了,也没地说理去。
既然如此,那么雇佣七个人在不违反目前社会共识的条件下成立一个小作坊能不能形成一个小型的流水线呢?如果可以的话,就能进一步提高效率,同时降低设计图被泄露出去的风险了,这样就算有山寨仿制的,也拿不到图纸,山寨出来的服装就与她们店里的差距更大了。林白夏慢慢思索着,同时在纸上画起了示意图,开始思考这一想法实施的可能性了。
林白夏跟林母两人商量着,林母觉得这个想法很靠谱,最起码这样一来,保密的程度就上去了不少,设计图纸泄露的风险也大大降低了,同时最重要的是也能提升效率,这个才是最主要的目的。这样做可是比一开始把图纸交给外面的裁缝任由她们自己发挥要来的快多了。
只是这形成一个小作坊就算只有七个人也得租个场地,这样一来,她们就还得再寻摸一个靠谱的地方了,当然也不用地段好,因为只是要有一个做工的地方,就算是偏僻一点也是使得的,这样还安静呢,租金也能低不少,要是寻一个她们住的那样的小院,不讲究地段,一个月租金估计也不到十块钱 。
只是要弄一个作坊,添置机器也就是缝纫机就又是一笔钱了,没有缝纫机,单靠一双手,这效率是怎么也高不了的,而且现在外面的那些大裁缝,平日里也都是使用缝纫机的,这个时候她们这边雇裁缝来,还能不添置几台缝纫机了?只是这么一着,前期成本就又上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