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别人、衣食无忧、没有自理能力的花瓶的,应该是永远臣服于“夸赞”、“宠爱”、“幻想”所以从来不讲道理的……越是这样,她就越像一个女孩子,她就越有女孩子气,否则,她便辜负了她的身份。
正如男孩子应该是粗糙的、高大的、大胆的、主动的,是追求生理需求大于感情的、是比妻子收入更多的、被依附和崇拜的,学生应该是幼稚的、脆弱的、盲目的、想法不值得被倾听和尊重的,家长应该是成熟的、圆滑的、唯利是图的、坚强的、承担所有压力的、心甘情愿付出一切金钱和精力的……
大家好像各司其职,用身份限制自己,也牵制彼此,好像都在按照自己身份给自己分发的“基本标准”来扮演自己,去接受那些好像属于自己身份的标签、特质,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在枷锁之下更多还是在身份专属特权的舒适圈之内更多。他们不会觉得不合理,因为其他人也是这么做的。
这种形同默认的气氛力量是很强大的,许一零自己亲身体验过。
许一零小时候一直对家里的长辈因为自己是个女孩而忽视自己这件事而耿耿于怀,希望自己获得更多关注。
然而,随着她的年龄越来越大,她的课业任务也越来越难。有一次,她的期末考试分数不高,遭到了母亲的责骂。
就在她十分惧怕地低下头时,只听来到家里做客的亲戚纷纷劝说母亲道:
“已经很厉害了,女孩子成绩用不着那么好。”
女孩子用不着成绩那么好,找个好人家嫁了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太独立太要强,那样男孩子反而会觉得你难追。
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得救了,对成功之路漫漫的无望、对辛苦努力的厌倦、压倒一切的惰性让她开始庆幸自己是个女孩子。
她发现自己原来潜意识里也承认男生比女生能力更强是天经地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