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考生那边就耐人寻味了,大多数人仍旧守着他们那一套世俗礼法,绝不跟她有任何牵扯。但同时还有一小撮人开始蠢蠢欲动,想要巴结她,但又碍于面子不好那么直接,于是近几日暗着给她送钱送物的着实不少,闹得许清元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不得不让人感慨,还是名利动人心,她现在只是个府案首,就已经能些微撼动旧有思想的桎梏。看来什么群体认同感、礼法规制,全都不如实打实的好处、利益更要紧。
就像许长海一开始那么抵触女子科举出仕,但面对宁知府,即便他私底下再怎么不屑、轻视,面子上还不是得毕恭毕敬,哪敢表露丝毫不满。
这次府试的放榜对三人来说都算喜事,同时也有不少其他女学生通过,客栈老板知道后还免费送了一桌丰盛的晚餐,许清元叫下所有的女考生,大家好好吃了一顿。
她们之中,有的年仅十三四岁,有的都已三十许,有的一举考中,有的蹉跎多年,但不管如何,为了给许清元这位新案首面子,也为了自己读书人的体面,席间诸人皆是把酒言欢,无人扫兴。
今晚过后,未考中的人就要收拾东西回家了,而考中的人需要继续留在府城继续等待未定下开考时间的院试。
院试是童试的最后一关,当然也是最难的一关。院试的主审考官为各省学政,由皇帝钦派,届时学政将依次去往各府出题监考,所以一个省内,各府的考试时间并不一样。
而许清元的竞争对手,将是重胥府所在北邑省内的所有童生。
北邑省内有五个府,但参加院试的可远远不止三百名童生。
正因为考过府试后保留了童生身份,院试的参考人数包含以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童生,要论起数额来,怎么也得上千,但最终能够通过院试成为秀才的,全省只有一百人,重胥府拿到的名额,大概也不会超过二十人。
许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