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需要更多的粗粮,场里的粗粮供应是有定额的。
张书记是每期必看,这次看到场报提及此事,便问王宏声:“小王,大家伙对扩大养猪厂的事情怎么看?”
王宏声连忙答道:“大家伙都盼着养猪厂多养些猪,他们到年底也能分到肉。我觉得此事要是能办成,咱们党委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肯定会大大增强。还有就是,如果咱们明年能提供更多的生猪给国家,那就不是简单几句表扬的事了。”
说者有心,听着也有意,张书记的心思不由得一动。他在四分场干了三年了,有一定的成绩,年纪也不老,以后说不定还能往上升一级,总场的党委书记跟分场书记的份量可不一样。
王宏声见张书记已经心动了,赶紧去找杨君苏委婉地说明情况。
杨君苏笑眯眯地说道:“王同志,你果然很有潜力。以后好好干,我很看好你。”
王宏声笑着应道:“都是杨场长领导得好,没有你哪有我的今天。”
王宏声接着又说道:“杨场长,游场长退休了,接替他位子的就是陆长安。谢秘书要接替的是何书记的位置。我还听说,三分场也想大干一场呢,不能只让咱们四分场出风头。你看咱们是不是得做好准备?”
杨君苏说:“不用做什么准备,静观其变就好。咱们同属于胜利农场,是亲姐妹单位,兄弟姐妹之间越竞争,家里越有活力。”
王宏声:“杨场长果然高瞻远瞩,心胸宽广。”
杨君苏再去找张书记汇报工作时,就顺便提起了这件事:“游场长和何书记毕竟年纪大了,风格偏保守,所以这些年来,三分场一直保持原地踏步。但陆长安和谢秘书年纪轻轻,可不愿意固守现状。听说他们上任后要摩拳擦掌地追赶咱们。我都有些压力了,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呀。”
张书记傲然道:“咱们四分场经过了三年的发展,也不是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