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实,重申了干部政策,强调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犯错误的同志,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要以教育为主的方针。
章主任接过报纸看了一遍,不动声色地问道:“杨同志,你这次又想干什么?”
杨君苏把周义良的申请递上去,“我认为周主任的情况符合报纸上说的这种。从67年到现在,他的那一点错误早已经被改造完了。由于长期的劳动改造,他的身体越来越差,现在得了很严重的病。我们应当遵循‘团结-批评-团结’这一方针,准许他回家养病。”
章主任语气冷淡:“这类事不归我管。”
杨君苏语重心长地说道:“章主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呀。今日留一线,来日好相见。我觉得如果章主任肯管这类事,为那些干部们平反,大家肯定会感谢你。你这是在按中央精神拨乱反正。”
章主任不置可否。
杨君苏点到为止,也没再接着往下说,她一回来就叫过周义良:“你去悄悄地联合那些受迫害的干部家属,记得先找情况不严重的,你们凑一份大礼送给章主任。”
周义良问道:“真的可以?我妈以前送过礼,他们收了礼也不办事。”
杨君苏笑道:“以前革委会权力多大?现在是门前冷落。再加上有我监督着他,跟以前不一样了,你再去试试看。”章主任要敢收了礼不办事,杨君苏就反手就是一个举报。他要是不收礼,她就接着去劝,直到他动心为止。
周义良点头:“好的,我马上去办。”
周义良联合其他家属们去送礼不提,杨君苏趁着去汇报工作时,也给纪书记提了几句周主任的事:“周主任当年也没犯什么大错,这几年来也受到了深刻的改造,他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得了重病。家属再三请求把他接回来看病。咱们都是一个农场的,看着实在于心不忍呐。”
纪书记沉吟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