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方人物,要还是个正常人,那就完美了。
杨君苏对人的要求就是正常,但这标准也有些高了,因为太多人不正常了。
因为是冬天了,合作社编席子的业务就停下了。今年秋天他们又收割了几大仓库的芦苇,大家打算等到明年再大干一场。
杨君苏还想着能不能趁着冬闲多编些席子存着,明年夏天卖。结果白大娘告诉她,这样不行。因为冬天天冷,芦苇太脆了,不好编,什么季节干什么活。杨君苏恍然大悟,果然是各行有各行的学问。
不编席子,他们秋天沤了三个池子的野麻,大家可以搓麻绳,编麻袋,虽然比不上凉席,但也算是个进项。
杨君苏又提议大家做粉条,粉条做起来简单,销路更广,家家户户离不了。
社员们一听这是个好主意。
粉条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很多人都会做。杨君苏没做过,只是吃过而已。她只负责出嘴提建议,自有人去动手实施。
12月份,合作社做出的500斤粉条销售一空,第二批做了1000多斤也很快荬出去了。卖方市场是真好,只要有东西根本不愁卖。
除了粉条,还有他们养的鸭子也可以卖了。按只卖,一只三元,几百只鸭子根本没机会出农场,被农场内部职工疯抢一空。
这些鸭子养得很肥,价格也不贵,又马上快过年了,不抢更待何时?
杨君苏掏钱买了六只鸭子,自家留三只,大方地送给爷奶家一只,大伯三叔家各一只,把三家人给感动得不行。这孩子是真大方啊。
杨君苏表示:我薅了这么多羊毛,总得回馈几根鸭毛吧。
合作社的社员拿到了丰厚的分红,多的分了大几百,少的也有一两百,就连打零工的也拿到手几十块,叶香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