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几个教授打了招呼,转身离开了。
办公室的门关上,李爱国把自己的想法当着几位教授的面讲了一遍。
“这种键盘是计算机输入设备,所有按键、提示均为汉字,避免拉丁字符干扰。”
“零转换输入,直接通过按键组合输出中文,无需拼音或编码转换。”
几位教授听完后,非但没有觉得惊讶,反而频频点头。
“要想让汉语在全世界得到推广,咱们确实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输入设备。”
“这种键盘一旦制造出来,还可以用在打字机上。”
目标是远大的,工作是艰难的。
好在王立教授是汉语专家,在跟李爱国充分沟通,了解了键盘的运行原理后,很快就想到了一个方案。
“你刚才提到了五笔键盘的设想,主要困难之处,是需要记字根,这在无形中,加大了使用键盘的难度。”
“咱们可以在五笔键盘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基础按键层。”
另一个教授出主意:“按键层分为部首分区、笔画分区和功能键。”
王立教授点头:“部首分区按高频部首(如“氵、木、口”)划分区域,每键代表1-3个关联部首.”
一种东西从无到有创造出来,远比在条条框框下缝缝补补更简单。
在这些汉语言教授的配合下,李爱国很快就搞清楚了输入原理,把汉语键盘的图纸画了出来。
收起图纸,李爱国对着几个教授点点头:“今天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王立教授脸色一正:“爱国同志,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