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炮.
北方地区,则选用 56式 85加农炮与 122毫米迫击炮。
北方的炮弹因有反装甲需求,需多装填炸药.
南方的炮弹则要着重做好防水处理。”
这一建议已涉及火炮编制层面。
按常理,李爱国此举已略有越界之嫌,可在场众人不仅没有异议,反而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随着李爱国一条条建议抛出,现场气氛愈发高涨。
陈部长此刻已然察觉,这哪是什么初出茅庐的新手,分明是深藏不露的军工大师啊。“爱国,对于炮兵编制,你还有其他想法吗?”
李爱国明白陈部长问的是炮兵在部队整体架构中的编制安排,点头回应:“营级部队可配备 75山炮,射程达 9公里。
该炮加上前车,全行列重量不超 1200公斤,完全能用 4 - 6匹国产骡马拖动。
团级主要火力的迫击炮,重点发展 107线膛重迫击炮,射程 6公里,可由人力操作,骡马运输。
主力压制的师级榴炮,选用 54式 122榴弹炮,全重 2.5吨,依靠卡车牵引。
军级设立重炮兵团,配备杂式重加农炮、榴弹炮、54式 122炮以及爱国火箭炮。
此外,可利用 130、152、122等苏式重炮,组建独立炮兵部队。
同时,还能借助 75山炮的旧生产线,生产少量 85加农炮,组建独立的反坦克炮兵部队。”
在李爱国的规划下,国内炮兵部队的编制蓝图逐渐清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