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的专业程度,也能最大限度的保密。”
他还有一点没有说出来,近炸引信是气象站设计研制出来的,气象站也该分一杯羹。
农夫倒是不在乎这点功劳,但是他现在是气象站的站长,不能不为气象站里的那些工作人员考虑。
陈部长也清楚农夫的心思,他们七机部等于是白白捡了这么大的功劳,已经占了大便宜了。
他琢磨了片刻,觉得这办法可行:“那就这么决定了,后续的大规模生产工作,由李爱国负责图纸,208所统筹生产,一定要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最多的近炸引信。”
208的周总工还有点担心:“目前国内的那些工厂都比较忙碌,怕是抽不出多少产能。”
陈部长见周总工又犯知识分子的毛病了,敲打道:“产能不足,挤一挤不就有了,老周啊,在工作中,不能死搬教条,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说完,他的声音逐渐增大:“无论如何,大家伙协力同心,一定要为炮弹装上眼睛!”
“为炮弹装上眼睛!”
演习场再次爆发出欢呼声。
夕阳西落,散发出的光辉,在所有人的脸上映衬出了信仰的色彩。
因为有了天大的喜讯,208所很大气的决定拿出半个月的配额举行一次庆功晚宴。
酒过三巡,众人情绪高涨,毕竟他们即将改变国内火炮的作战模式。
周总工则将目光聚焦在李爱国身上。
他身为老军工,是专业的炮弹与火炮专家,而具有革命性的近炸引信正是李爱国的杰作,他对李爱国印象极佳。
目前国内的火炮大部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