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足足看了二十分钟,手指在稿纸上摩挲来摩挲去:“这想法倒是另辟奇径,可以作为论文发表出去了。”
王庆典不由得对第三篇文章产生了兴趣,他看了一眼,便“噫”了一声,凑到台灯旁仔细看起来。
借着灯光,他一边看一边自言自语。
“目前国际上对微尺度传热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导热问题上,这篇文章很少见的考虑了到辐射和对流问题。”
“据说田先生好像开始研究这个领域了。”
李爱国闻言吓了一跳。
要知道他搞出来的这个理论,是根据后世一门崭新学科——微米/纳米尺度传热学中刨除超越时代的细节,简化出来的。
在该理论下,微尺度下热导率不单单依赖于材料厚度。
还跟尺度效应、导热的波动现象,微小通道中流动和传热,流动压缩性和界面效应等有关系。
这理论听起来有些生僻,却能够解决合成氨中传导率过低、能耗大且对设备要求高等要求。
并且还能够提高铁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这两项技术一直是卡着国产合成氨技术的脖颈技术。
李爱国本来想把成熟的合成氨技术拿出来,但是仔细一想,却发现了不妥的地方。
成套的合成氨技术太过复杂,不但涉及技术方面的要求,还需要工程、化工工艺.等基础学科的参与。
一座大型合成氨工厂至少需要数万各个学科的技术人员共同参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