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
原本打了申请特需要半个月才能运来的特种合金钢无缝钢管,在短短三天后就摆在了李爱国的面前。
后膛闭锁装置是运输机运来的。
螺旋升降平衡机构由枪炮二所的专员押送而来。
这要什么,有什么。
李爱国还从来没有打过这么轻松的仗。
“好了,现在只缺少炮弹了。”十天后,李爱国看着组装好的240迫击炮兴奋的攥紧拳头。
“炮弹,这个好办。”周铭明又要开始摇人了。
李爱国冲他摆摆手:“国内目前没有240炮弹生产线,就算是要制造,那些实验室也得一段时间,这么着,咱自己造。”
“自己造?”周铭明还没搞明白李爱国是什么意思,就看到这家伙竟然准备好了用来制造炮弹壳的黄铜。
先把黄铜切割为圆柱形的毛坯,再加热至1200摄氏度,热坯料放入油压机模具,施加轴向高压。
一阵令人牙酸的吱吱声响声过后,引申、压底、收口一气呵成。
为了防止读者姥爷一不小心制造出炮弹,这里就不详述了。
最后,室温下用油压机精细校准尺寸,提升表面光洁度,然后再用车床加工螺纹
看着炮弹逐渐成型,周铭明一时间有些恍惚了,这工作室到底是机械制造实验室还是军工实验室啊。
还有这火车司机.也太不务正业了吧。
“行了,这样就能凑合了,反正这玩意威力大,不需要太精密。”李爱国拿着“手搓”的炮弹心情也有些兴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