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立刻有领导反对。
“渗水点不可能只有这么一个,都有这种办法的话,咱们的地铁工程算是彻底耽误了。”
“是啊.”
老办法太耽误时间,又没有别的解决方案,一时间会场内乱成一片。
李爱国一直静静的听着,坐在椅子上回想起前世乘坐过的地铁。
突然,他想到有地铁项目跟这个极为相似。
那地方位于海边,地下渗水特别严重,压根不具备挖掘地铁隧道的条件。
当时项目防水施工方案设计的极为精妙,完美的解决了问题。
这个方案用到的办法,完全可以拿过来用嘛。
这次的地铁防水方案,使用的是后世常用的井点降水系统。
就是通过设置降水井、减压井降低地下水位,并配合回灌井实现水量平衡。
属于防水中的“疏通”,从思路上讲并没有问题。
却忽略了一个关键,如果地下水流量过大,将会造成没有地方可以用来疏通。
那方案也面临类似的困局,工程师们反其道而行之,采用了“堵”的办法。
具体来说,就是使用注浆封闭与屏障技术,在隧道内人工制造出防水屏障,通过回填注浆封闭初期支护后的渗漏点。
同时,设置压力平衡管道或回灌系统,平衡隧道内外水压差,避免地下水涌入。
这样就从根源上解决了地下水的问题。
只不过堵的难度要远超过疏,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和工程质量的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