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定作战框架,69式坦克的技术特性和战术特点根本无法展现出来。
最终,国内仅生产了 150辆 69式坦克,只装备了一个坦克师。
后来,105毫米线膛炮逐渐成为我国坦克的标准火炮口径,100毫米滑膛炮则陷入了无人问津、自生自灭的尴尬境地。
实战中,69式坦克防护能力薄弱的弊端彻底暴露出来,而这一先天缺陷根本无法弥补。
到了八十年代,唯一装备 69式坦克的坦克师开始分批移交,重新换装为 59式坦克。
直到九十年代,我们成功研制出 79式、88式主战坦克后,才又想起了 69式坦克。
既然国内已经不再需要,倒不如将其外销,这样一来既能赚取外汇,二来还能与其他国家结个善缘。
原本在国内未得到充分应用的 69式坦克走出了国门,共销售了将近三千多辆,真正应了“墙内开墙外香”这句话。
其中,伊拉克一家就购买了两千多辆,这些坦克被投入到与小朗家及小美家的战争中。
在跟小美家干仗的时候,69式坦克的缺点暴露无疑,损失惨重。
不过只要想想69式坦克对手是谁就明白了——1a1,世界上第一种数字化坦克,是标准的三代坦克。
而69式坦克最多只能算是一代半。
费无数的人力物力,搞出的69式坦克,最终没派上用场,实在是让人惋惜。
“69式坦克其实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只要更换主炮,并加强防护,完成升星的话,足以硬抗t72……”
李爱国反复思索着与 69式坦克相关的种种细节,最终得出了这个结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