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继统、李漱玉奔赴位于安徽省广德、郎溪两县的白茅岭农场进行调查的,那是上海市公安局设在安徽省境内的一个劳改农场,当时关押着上万名劳改犯,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历史上犯下过严重罪行的反革命分子、汉奸、恶霸、叛徒。
崔、汪两人此番前往就是要从这些犯人中查找河下谷清的线索。他们跑了白茅岭农场的几个分场,起初没有收获,到了第六天才总算找到了一个知情者。
这个知情者名叫朴汝春,朝鲜族人,“九一八事变”后在吉林参加了伪“满洲国”的谍报人员训练班,结业后当上了关东军的密探。1940年,朴汝春跟着关东军特高课的一名中佐跑到关内执行秘密任务,完成后被日军驻山东部队的一名军官看中,就留了下来,在济南充当日本宪兵队的耳目。
抗日战争胜利后,朴汝春失去了依靠,他知道自己如果回到吉林老家去的话,肯定没有好果子吃,于是就逃往南京。几年后,南京解放了,朴汝春逃往上海,以朝鲜人的身份在虹口区公平路开了家小饭馆。
朴汝春嗜酒,是一个见酒不要命的主儿,自己开了饭馆自是如鱼得水,一次喝得醉醺醺时自吹自擂把以前的那段不光彩的历史给曝了光。这边朴汝春刚闭口,那边公安局已经得知,酒还没醒,一副铐子已经扣上了手腕!
半年后被押送白茅岭农场劳改。赵继统从囚犯档案中找到了朴汝春,寻思此人可能跟这次调查是对得上号的,那段时间他正在山东济南,又在日本宪兵队干,也许知晓河下谷清的情况,于是就决定登门“拜访”。
果然,朴汝春真的认识河下谷清,这种认识不是一般性的路上见面点点头打个招呼,而是在特务活动中曾经有过配合,在私交中不时吃吃喝喝。朴汝春只略略一提,两位侦查员就意识到这家伙正是他们找遍了白茅岭农场而觅之不得的一块宝。
朴汝春马上被带往总场招待所,在那里,赵、李两位和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