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营参谋总长下达的《援助丁默邨一派特务工作的训令》,帮助汉奸李士群、丁默邨建立特务组织,后和汪伪政权合流改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委员会特工总部”因驻地在极斯菲尔路76号,俗称汪伪“76号”)为压制租界内报纸的抗日舆论,派了几个打手喽啰砸了《中美日报》,打手被公共租界巡捕房抓获,并被判了刑。
76号找了代理律师提出上诉,并写信给将承审这件上诉案的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刑庭庭长郁华,进行恐吓,要他撤销原判,宣告无罪,否则与他本人不利。
郁华是著名作家郁达夫的胞兄,他富有正义感,不向汉奸特务恶势力低头,仍维持原判,将上诉驳回,结果就发生了这桩惨案。由于郁华是由受雇于租界当局的华籍法官,所以英法领事共同派人查明真相。
调查显示“11月23日上午,上海西区法租界内额巨籁达路车马零落,行人稀疏。8时许,郁华像往常一样走出临街的一号门,自备的包车已在路沿恭候。就在郁华抬腿跨上包车的时候,身后一串枪声,顿时郁华站立不稳,扑倒在黄包车上。他挣扎着转过身来,迎面又是子弹飞来。惊呆了的包车夫刚刚醒过神,箭步冲上去抓住一个凶手的胳膊扭打起来。毕竟凶手训练有素,车夫体力不支而被挣脱逃跑,在蒲石路口奔上车牌为‘8741’的汽车扬长而去。车夫无奈下向租界巡捕房报案,巡捕赶到时凶手已逃之夭夭,身中三弹的郁华亦在送往医院路上撒手西归。”
在其调查案卷之后,另附有阻挠案件侦破的证据“郁华被害后不久,租界内的中国司法工作人员都收到了来自76号的匿名信。匿名信扬言谁若敢提郁华被害一案,即取其性命。郁华的一位同事的门上,还被人插上一把匕首作为警告。”
愤怒的英法领事将卷宗和证据交给了“老朋友”赵继统,并提出严重的抗议。赵继统对于李士群这个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双重叛徒向来恨之入骨,一想起今后几年他所犯下的三千多起血案,决定就是要冒着改变历史的风险也要除掉他!毕竟被害死的都是爱国人士,应该不会太阻碍历史的进程。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