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者:安慰行者的套语,犹言“好走着”。马致远《要孩儿·借马》套:“道一声好去,早两泪双垂。”
[36] “忧则”句:担忧的是夫妻分离。则、犹,现代汉语中的“只”。元曲中的“只”多作“则”。鸾凤,旧时用来比喻夫妇。卢绪《催妆》诗:“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37] 俏冤家:对所爱人的亲昵称呼。
[38] 害则害:病虽病。害,病。则,这里作“虽”讲,下句的“瘦则瘦”同。意即病虽病,也甘心被他折磨。
[39] 孤帏绣衾:孤单的罗帐,绣花的被子。
怕则怕黄昏到晚:李清照《声声慢》:“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句从其词意中点化出来。
〔南吕[40]·一枝花〕
不服老
[一枝花]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41]。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42],打马藏阄[43],通五音六律滑熟[44],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45],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46],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容[47],歌金缕[48]、捧金樽、满泛金瓯[49]。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翫府游州。
[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岗、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