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对抗日商、领导税改,狙击白银法案,这些功劳自不消说。但实业部参议这个官衔,金总是没得好辩的尸位素餐,自上任以来,上班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去就去,不去连假也不请。金总一心发展自己的财阀势力,哪有功夫提什么振兴建议?
别人要问,金总自觉问心无愧,但大爱无私的裴先生面前,金总真觉不好意思。
培黎见他窘迫,也不追问,摸一摸求岳的额发,仿佛仍是抚摸当年的小少爷:“不是你不给建议,而是你也不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怎么走。中国的行政体系有很多弊端,提案就算交上去也很难得到批复——你知道么,前年你在上海开工商大会,那时我也在上海,我觉得江苏、浙江,经济上的发展,特别是纺织业的发展,还有很多能改善的地方。我提了一份报告给实业部,但根本没有人回应我。”
金总拍着床沿:“还他妈有这事?”
这事儿怪不到自己人身上,当时金总还没进实业部,孔祥熙正琢磨着怎么对付江浙商团,那时候交一份报告上去,谁会搭理?
“如果他们能注意到国内的问题,你也不至于去英国、来美国,到处地寻找工程师——孩子,你从小就很聪明,虽然没看到这份报告,但你已经知道要往这个方向努力了。”
刘备见到诸葛亮的时候都说了什么,金总没文化,金总不知道,但眼前这个情形,跟隆中对也没什么分别,金总高兴得简单粗暴:“我就想听这个!”
培黎也不觉笑了:“我也很久没有这样和人聊天了。我们先说江浙地方的经济情况,这是你目前最关注的,然后我们再来谈全国的情形。在我看来,中国经济,尤其是江浙经济,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过度竞争国内市场,不注重对外贸易。二是工人素质有待提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劳动培养体系。三是农业基础不稳定,有些原料还依赖进口。”
求岳喜道:“对!对!您和我想得完全一样,但我没有您说得这么有条理。”刘备该说什么,金总无师自通:“——还请先生细细说来!”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