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见她真的作势要去,奋力将她拦住,道,你小小年纪,不知国家大事,一味地莽撞,难道真去行刺?西施去了我也心痛,但实非我强她所难,是她自己要去——你可以骂我庸臣,但不该骂大王是昏君。吴国有历代传承的铸剑之方,兵甲坚锐无比,我越国难以取胜,因此大王忍辱负重,以求韬光养晦,这些事情你又怎么懂得?
台上台下,谁信范蠡说辞?恨不得跟越女一起杀进吴宫——好在你越女妹妹谈恋爱憨、打架不憨!只见她单枪匹马,燕子般飞掠,两行龙套高举旗帜上场,对抱环台而走,演出越女孤身刺入吴王宫的情形,满台的旗帜动摇、杀声震天。于是又有二人上场,一个便是徐凌云,另一个是麒麟童的首徒高百岁,两人都做大将登场,一齐来战。越女越女单掣银光,遇人便斗,再一次地上演令人神夺的剑舞,这一次却是杀气与锐气迸出——浪漫主义的排场,好看!
这于逻辑上是可笑的,但舞台上却是激爽,观众们的眼睛忙不过来,一面目不暇接地观赏华丽的武戏,一面还有部分爱操心的,担心演员那把锋利的真宝剑会失手伤人——真把心吊在嗓子眼上看。
像大家所期望的那样,她见到了西施。不料西施第一句话,居然是“范大夫可还安好?”
越女急道,他负心薄幸,把你献给吴王,你怎么还问他好不好?
西施摇摇头,“不是他要献我,是我决意要来。”
越女:“”
观众:“”
舞台的月光里,西施向越女娓娓诉来——她和范蠡三年前就已相识,彼此都已许定终身,只是越国贫弱,大夫心系国事,约定三年为期,待国家安定,便就完婚。谁知吴越动荡,终不免于再起干戈,就像范蠡所说的那样,吴国披坚执锐,所向披靡,越国虽奋勇杀敌,
因此西施毅然向越王请命,贡入吴宫,伺机盗取剑方。
“正是因我钟情于他,所以他可托者,唯我一人。正是因他钟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9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