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总没个正形。这人笑意洒然,自在风月,在闺房中却总爱玩些花样出来,当真是个坏胚子。她心思再度被勾回来,想起前情,笑道:“常说伤筋动骨一百天。算到今日,也不过将将满了叁个月。早知今日,我且不该去求情,好叫师父多受上几鞭。”
王保保顺延思绪,亦回想当初寻了吉日,行收徒之礼,又摆了几桌酒席,认下这个弟子。且不论太原诸般世家如何议论纷纷,父亲王悭便是头一个反对的。
王悭此人,乃一流的世家子弟,如若不然,也不会受汝阳王看重,缔结姻亲。偏偏一人循规守距过了头,就难免显得无趣死板。王悭通读四书五经,行事上推崇程朱理学,自然对王保保散漫轻浮的作风多有不满。兼之王保保被汝阳王抱养,少在父母身前侍奉,更是感情淡薄,每每见面,总是不欢而散。先前的中秋团圆夜,王保保再度与其大吵一架,才有了后来的夜深赴约。
王悭反对的理由却也充分,引经据典,扬扬洒洒,通篇下来只一个意思:男女有别,不可轻忽了规矩。
王保保如何理会,他行年近冠龄,所见美人不知繁几,自认为铁石心肠,不通情爱。蒙古女子热情似火,难免少了轻吟婉转、柔肠百结;汉家女郎温雅羞怯,未免太过端庄守礼、孱弱无趣。如阿晗这般绝色美人,倘若空有美貌,已是世间难寻的人物,更不提她心思玲珑,才智不下男儿了。时值他初得阿晗、情意正浓,哪里肯就此罢开手。
两人意见不合,相持不下,又因日前争论颇有间隙,王悭遂请了家法,教王保保领受教训。若非赵嫤收到消息,孤身赴堂前,义辩王悭,岂有轻易饶过的道理?
而后,因他伤及筋骨,冠礼草草行过。王悭为他正冠,神色端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尔家长男,赐字子预,以为然否?”
这一番心念相通,却也不过一息之间。两人按下心思,却看那避火图上正是一男一女相对而坐,下体交缠,两手相抵,共诉缠绵。赵嫤垂了眼睑,绯色自耳尖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