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出石人的民工对天盟誓,揭竿而起。而后各地有志之士皆树起反旗,形势一片混乱。韩山童自称为宋徵宗八世孙,与刘福通等人于颍州颍上密谋起义。当地县令闻讯大惊,急调官兵围剿,韩山童当即被俘,更殒命于元兵刀下。刘福通见势不妙,逃向朱皋一带。韩山童之妻杨氏及其子韩林儿亦被几个忠心的家将救出,逃向了武安山。
硝烟烟消冷甲胄,烽火火锋定碧血。
天下,纷争不断。
秦淮烟柳,脂红粉醉。
王保保素来是不进烟花场所的。时值他生辰将近,回了太原行冠礼,方被一干表兄弟拉来饮宴。他虽为武将,倒有一个人尽皆知的雅好――听琴。闻说,这花楼里新来了一位姑娘,不见客,只弹琴。其声可引飞鸟翩翩,其意可使花萼泣涕。
他半个字也不信。王保保心想,多是那姑娘美貌,引得几位纨绔子弟大肆吹捧,夸大其词,纵有叁分,也要赞是十全十美。
王保保的猜测果然不错。
饮宴过半,正堂忽而灯火全熄,台子上咿咿呀呀的花娘早不见了踪影,随着纱幔徐徐合拢,隐约见着一抹丽影翩跹,行至案前坐下。她娓娓轻叹,也不听她如何说话,便引人心头发酸,恨不能立时哄她展颜。她拨弄了几下琴弦,并不看曲谱,也不熏香净手,便自顾自弹了起来。待这琴声真正入耳,王保保才知道,这位新来的照雪姑娘约摸是个绝代佳人。若非她生得美貌,那便是这一干夸赞的人都聋了瞎了!这样的琴声,曲不成曲,调不成调,若说飞鸟翩翩、花萼涕泣,只怕是受了惊吓。
王保保素来涵养极好,此时也快绷不住面上维持的平和。终于,受得这魔音贯耳足足一刻钟,眼见着她兴致更浓,他开口道:“夜昙照雪,十窍通九。照雪姑娘的琴声,我却是无福消受了。”语罢,他便轻言致歉,意欲离席。一干捧场的二世祖勉强读了几卷诗书,只当是夸赞,也不理他如何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