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今老七脱不开身,实在不行,我回金陵一趟,找那位高僧给老七解一解,大不了多花些银子。”
僧道之流,不就为了银钱嘛。
曹慷想了想,“也罢,你就替老七回一趟金陵,顺便看看你三哥五哥。什么时候走,告诉我一声。”
曹延吉应了,想起多年未归的家乡,一时有些兴奋,“爹,过完中秋节我就走,腊月之前回来,您有什么想吃得想玩的,我给您捎回来。”
“就知道吃!”曹慷气不打一处来,吹胡子瞪眼睛地“多大了你?看看你二哥四哥,再看看七郎!”
曹延吉耷拉着脑袋,“我怎么了?我又没吃喝嫖赌,挥霍无度,我又没章台走马....不就是詹家的事,您一想就心疼嘛。”
说着,他搬着椅子直往后躲,曹慷瞪着儿子,却没发脾气,重重叹了一口气。“我快六十岁了,腰疼的直不起来,在这个位置还能待几年?更不要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当今陛下是个心志坚定的,暂时没动朝堂,不外是一句“父死三年,不改其道”,嘿嘿,说是三年,朝中不少人都看出了,过了今年,朝中怕是便要有大变动。”
当今的新帝、昔日的六王爷能坐上龙椅,河南旧部出力极多。自古以来,一朝得道,鸡犬升天,何况从龙之功?
新帝必定对旧部厚加封赏,安插到朝堂重要的位置,单单一个三王爷的江西,怎么够?
曹延吉是明白的,收敛了嬉皮笑脸,低声道:“爹爹,您公事勤勉,从无差错,清廉自守,名声向来是极好的。”
曹慷缓缓摇头,斟酌着道“我本来想,詹家这门亲事是稳妥的。詹徽比我小九岁,今年才五十一岁,在六部多年,向来左右逢源,与苏大学士交好。过几年,即便我退下去或者外放,有詹徽在,家中子弟多一条路,远的不说,你二哥、四哥能升一级,或者换个富庶些的地方,七郎在翰林院待三年,如能得陛下赏识,自然是好的,若是差一层,外放也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