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伺候。虽然一向掏钱痛快,可东西总要合他的心意,不然就是价值连城他也不稀罕。倒是有些个合了他眼缘的东西,虽然不算贵重,他却愿意出高价。
胡原琢磨了一下最近手里的这些东西,就有了数:“说起来老王手里最近得了个东西,倒不是说多名贵,主要是他找了好几个人,硬没认出来究竟是个什么东西。送东西来的人说可能是舍利子,但看了半天也不能确认,还有人说是九曲珠的。就为这个,险些打起来。”
“九曲珠?”邵景行玩了这么多年,古玩行里也站站脚,眼力不敢说多好,各种奇闻秩事没少听,但眼下听见这个“九曲珠”,一时居然想不出来是什么典故:“哪儿有这么个东西?”
珍珠其实不大在古玩行里出现的。这玩艺儿有保质期,都说人老珠黄,时间久了就没了光彩,怎么也不可能出现什么杨贵妃用过的明珠,郑和下西洋捞上来的宝珠之类,就连大名鼎鼎的随侯珠,都没法保存到现如今。
没得吹,自然就没法往上贴“附加价值”,也就没人做这生意了。真能勉强吹一吹的,大概只有所谓的“夜明珠”,但其实多半就是萤石,也不怎么值钱。
因此胡原说出这个“九曲珠”来,邵景行都觉得惊讶——这有啥好吹的,一颗长得曲里拐弯的异形珍珠?也没听说历史上有过这个东西啊。
“有的!”胡原一看邵景行感兴趣,立刻来劲了,“九曲珠可是孔子见过的好东西。说是孔子在陈绝粮那会儿,陈侯拿出一颗九曲明珠,说是没法穿线,让孔子想办法。孔子也没招呢,还是遇到个采桑娘,告诉他在蚂蚁腰上系根线,让蚂蚁爬过九曲珠孔,这才算穿了珠。于是陈侯送了孔子粮米,让他离开——”
“扯,又扯……”邵景行都要听不下去了。这玩艺显然是些野史俚传,而且孔子是啥时候的人了,春秋年间的珠子拿到现在,还能看吗?再说了,就算珠子是真的吧,那也没什么了不起啊,不就是珠子里打的眼儿多拐了几个弯吗?这有啥难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