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众公司”,有几个关键点。
第一是所有权和控制权,即“这是谁的公司”。
万里出行成立时间不长,历史沿革清晰,因为融资跟合并的关系,股东虽然很多但是股权结构明确。
而林一之前最重视的同股不同权,即通过ab股的方式实现以少数股权掌握绝对优势的投票权,在新规之后也不再是障碍。
第二点是业务和财务状况,即“这家公司是干嘛的”。
对此林一并不是从他随口起的鲲鹏项目组成立之日才开始准备,而是从跟嘟嘟快车合并的那个时候。
其他的重要因素也有,不过都等而下之了。
比如合规性问题,这么多家律所的参与,肯定不是为了最后出具一个“万里出行违规经营”的法律意见。
再比如上市募集多少资金,打算怎么使用,也都是要承诺清楚的。
林林总总一大摞,所以一份招股说明书随随便便长达上千页,信息量很大。
散户在股市里喜欢自称韭菜,而散户之所以是散户,就是因为从来不看这些东西,或者也看不懂。
听起来复杂,但一来万里出行的业务成熟稳定,二来这是新规实行之后备受瞩目的第一批大公司,早在准备阶段就已经跟交易所做过沟通。
所以在流程上并未遇到困难,万里出行很快通过聆讯。
销售阶段,林一定下了“上市前市值600亿美元”的基准之后,并没有在此耗费太多心血。
这个定价比前一年pe-ip轮的估值只略微高出了一成左右。
林一的最低目标是不破发,如果市场情况良好,开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