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贴是很粗暴,但是大家都烧钱的情况下是避免不了的。我知道你一向觉得每团不是靠钱多杀出来的,但如果每团真能免俗的话,你融7亿美元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要知道当初高岭资本的张雷塞给东哥一笔钱,让他在全国各地兴建物流基础设施,用配送效率确立了狗厂独一无二的护城河,这个代价是多少呢?
才3亿美元。
其实it行业越来越高的融资金额并不代表科技进步或者商业模式领先,纯粹就是在市场繁荣热钱不断的情况下给这些资金找了个去路。
听起来高级,原理跟炒房没区别。
企业获得了资金成为独角兽,创业者吹高了估值实现财富自由,风投机构靠着账面上的浮盈心安理得地收取高额管理费,还可以继续出去忽悠有钱的冤大头。
赢,多赢,大赢特赢!
王星并没有反驳林一的话,而是强调:“每团跟万里出行的情况有很大不同,认为每团这轮融资失败的明显是外行。”
“因为每团还牢牢保持了市场份额领先的优势,在估值上也一直远远超越点评和饿了吗,如果每团需要的话随时都可以拿到更多融资。”
“换句话说,点评和饿了吗之所以能拿到那么多钱是因为他们只值那么多钱,而每团只拿了那么多钱是因为我们只要了那么多钱。”
“在业务上每团的优势是无法撼动的,就说每团是一家公司,而点评和饿了吗是两家公司,协同效应就是比不了的。”
这话听着有点装逼,不过林一知道不算假话,他觉得有点好笑的是:
“熊厂你是绝口不提啊。”
李罗宾拿下糯米之后又在林一的建议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