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方法。”
林一的点子当然也是现成的:“如果我们明天宣布加到12块,我敢肯定后天快嘟就会加到13块,这样就没完没了了。”
“我们要拿出一种对方没法跟进的方式,比如说在12-20元之间的一个随机金额。”
“随机?”
李罗宾咂摸了一下这个主意,发现好像还真行得通,然后又回味了一番感觉有点熟悉。
这不就是鹅厂过年时候搞的红包吗?
无所谓,这个灵感是打哪儿来的并不重要,只要管用就成。
“不过一下子把补贴提高到12-20元,这样的话补贴成本还会更高吧?”
林一告诉他另外一个事实:“用户现在对于我们补贴了11块和12块感到很新鲜,所以才会有左右摇摆。”
“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11块还是12块其实没有任何差别。”
“我们之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把补贴金额定在10块并不完全是为了凑个整数图吉利,而是代表着起步价之内的行程完全免费。”
“根据我们的测算,这种短途行程在最高频的通勤路程中是最普遍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打这趟车总共就只花了10块钱,那么到底是补贴11块还是12块有什么意义呢?”
“这也是我不看好快嘟打车通过加价的方式企图扳回一城的尝试。”
说白了,这场补贴大战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已经进入了一个“全员非理性”的阶段。
打车的人失去了判断他们是否用得上这么高额补贴的理性,而且由于“免费打车”的诱惑造成了很多额外的需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