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林一年前的时候就观察到嘟嘟用了企业红包的功能,不过那个时候还是比较小范围的,毕竟大部分人都在忙着过年,发了也没用。
这回可不一样了,林一不知道嘟嘟对外宣称的10亿有多少实数,但的确是“点击就送”,几乎没有任何门槛。
“程惟这回确实下了血本。”
林一在内部商议对策的时候只能这么评价,李莫言还没有见过程惟,对此并不感兴趣。
“我们需要做什么应对吗?”
“暂时不用。”
林一有自己的理由:“看得出来程惟对于红包这一招是寄予厚望的,毕竟过年的时候鹅厂支付靠着红包获得了史诗级的用户增长,几乎是用几天时间就追赶了支富宝好几年的成果。”
“嘟嘟打车对此肯定是眼馋的,所以特别希望能够在自己身上复制出这个奇迹。”
“但是打车行业毕竟跟社交软件还是不一样的,红包只是一种补贴的发放方式,很显然消费者还是更关心补贴的力度。”
“如果支富宝发了11块钱的补贴,你会因为微信而去领那个只有10块钱的红包吗?”
“当然,嘟嘟打车的企业红包在社交网络上是有一定声量的,肯定会有些宣传作用,但我觉得未必就有多么大的效果,因为经过年前那一月的补贴战,打车软件本身的用户量已经达到了很大的规模。”
林一不看好嘟嘟背靠鹅厂的营销策略,当然不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不过确实也是无奈之举。
毕竟熊厂那边能够拿出的资源自己都尽力去薅了。
如果说鹅厂支付的用户量大增发生在补贴大战之前,那么自己可能还要担心一下由于用户习惯的问题,不愿意从鹅厂切换到熊厂增加额外的适应成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