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菲的代价,大费周章地收购了大黄峰打车,相信两位都已经意识到,在这个行业里面各自为战是没有前途的,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
她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一下观察对面两人的表情,师姐一言不发,林一则接了一句:“我不知道高盛什么时候也开始从事风投业务了?”
“严格来说,高盛并不打算直接参与风投,特别是不确定性很大的早期风投项目。”
柳清一本正经地给两人科普:“高盛也注意到近几年一级市场的繁荣,我们的优势是拥有庞大的资金体量和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跟一般的风投机构有根本的不同。”
“我们更倾向于寻找潜力巨大但是确定性更强的行业机会,在腾飞之前帮企业插上一对翅膀,在助力的过程中收取合理的报酬。”
投行的盈利方式跟风投还是很不一样的。
投个2000万,10年之后拿到100倍的收益,听起来很诱人,但很可能它的资金期限根本匹配不了那么长。
另外,如果你一年要花掉200亿的投资预算,那2000万的项目是不会被考虑的。
否则的话跟1000个项目,怎么管理?
这些跟林一和李莫言他们没什么关系,柳清只是简单提了提,还是重点讲打车行业的事情。
“我这么说吧两位,高盛集团和我本人自从打车软件在美国出现以来,一直关注着这个行业的发展。”
“这个市场需要大量的原始投入去培育,有专业的人士测算过,大概需要20亿美元的成本才有可能形成一个规模可观的,具有盈利能力的市场。”
“但是如此巨大的成本谁能承受呢?”
“高盛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