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到城墙上去巡逻和守卫。
国危之际,君思忠臣献策,良将征伐,崇祯也不例外,他需要有人能够主动站出来为自己分忧解难!
此时的大明朝堂还是有救的。
在这危急之时,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针对大明眼前的困局,不仅指出了朝廷当下应该防守的重点,还向崇祯推荐了一位草莽英雄,并自荐上阵带兵以御后金。
声,何许人也?竟然敢自荐上阵杀敌?书生胆气,竟然如此之大!
要知道,自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口号,竖立反明的大旗以来,北明朝在辽东的优势逐渐减弱,到了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优势损失殆尽,明廷对建州女真的政策由最初的镇压,改为了复辽,情形不可同日而语!
虽说袁崇焕向崇祯立下了“五年复辽”的军令状,但此时的大明朝堂,早就漫延着一股后金不可战胜的畏惧情绪,“建虏”带来的军事压力是压在大明君臣心头上的一块巨石,很多人对“复辽”的结果都打了一个问号。
但现在不一样了,后金军居然绕过了袁崇焕的关宁锦防线,直扑京师,八旗兵胯下的战马铁蹄震得大地尘土飞扬,这一刻谁还敢高枕无忧,夜夜笙歌?
很多文官犹如无头苍蝇束手无策,只能躲在家中祈祷京师的城防坚固,后金军不善攻城!
所以,在众人都把抵御后金的希望寄托于孙承宗、袁崇焕以及各路勤王大军的身上,而这位名叫金声的翰林院庶吉士,竟然敢站出来自荐练兵,还要出城杀敌,这在他的很多同僚心里,都不由生出了一丝疑问,这金声是想要出风头,还是真的书生意气?
那么,金声是否是因为书生意气用事,头脑一时热血上涌才站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