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息牧河尚未改道,河道还在更东面一点。现在这个老河道还在,很多地图上仍然标注为养息牧河,以便与柳河区分。
后金军“驻养息牧河”,应该是在都尔鼻西北方向大约五十公里处,也就是养息牧河上游拐弯处,即九头沟、鹰窝山、大小清沟之间,现在是有名的风景区。这一带是河流汇聚之地,便于放养战马。皇太极在此地休整了两天,与奈曼、敖汉、扎鲁特、巴林等部兵会合。
“初六日,蒙古巴林部贝勒色特尔色棱,率兵来会。因彼等马匹羸瘦,汗责之曰:‘我曾谕尔等善养马匹,俾之壮,勿得驰骋,以备征讨之用。然尔等违谕,用以畋猎,致马匹羸瘠,来兵遂少,成何体统?’其来朝所进糗粮(干粮),尽却之。
巴林部大概是对投靠后金有些抵触,带的马都很瘦,遭到了皇太极的严厉斥责。连巴林部进贡的干粮也不要了,尽却之!
“初九日,驻纳里特。”
“是日,有五名逃人骑马由察哈尔来归。”
纳里特,河名,清代称教来河敖汉旗境上游段为纳里特河。咸丰年间《辽河水道图》标注“那拉特河”,属于同名异写。教来河发源于赤峰市敖汉旗金厂沟梁镇之努鲁尔虎山北麓老梁,横贯赤峰市敖汉旗、奈曼旗和通辽市三境,汇入西辽河,由西南流向东北,在地图上成一斜线。
“驻纳里特”,表明后金军一直在往西北方向行军,且抵达纳里特河之后,继续行军两天,到达辽河的支流老哈河。
个人推断后金军的驻地应为黄花塔拉镇以北地区。从北大沟过来,刚好一百公里,而且黄花塔拉镇刚好位于沙地与草原的交界地带,其北部就是纳里特河(教来河)冲积平原,适宜大军驻扎。
十一日当天的驻扎地点应在老哈河红山水库下游的拐弯处,即东、西孟家铺子,李家营子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