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子和皇帝的痛苦都如此清晰,那一瞬间的窒息与绝望与紧迫之下的理智让卓思衡朝前迈出一步,张开了口:“陛下……”
然而皇帝豁然睁目,以一种从未有过的凌厉和杀意目光望向卓思衡粗暴打断了他的话:“卓思衡,你既然已经选定忠于朕的哪个儿子,就不能再替另一个说话,我不会留下贰臣给继任的新君,你想清楚自己现在是什么人、将来是什么人,再想想你要说出的话到底该是什么,你到底该忠于谁。”
阴鸷和暴戾的眼神并没有让卓思衡畏惧,他反而更加坚定,那种在危急时刻总能及时滋生的冷静牢牢保护住他心中的柔软,让他有胆魄有智识,让他可以不后悔地去做自己深思熟虑的决定。
于是他又向前走了一步,用平静但顿挫的语调陈述道:
“陛下所言极是。臣是该想想忠于谁。臣是贞元十年由陛下钦点的状元,堂堂天子门生,在朝十余年,不敢说功绩彪炳,却也绝无愧圣之知遇。圣上钦点臣时,难道是为让臣做哪个皇子的幕僚么?不是的,赐状元及第的圣旨写得清清楚楚,陛下点臣,是为了觅社稷之臣立有功之业,是为了济世安邦治乱善政。臣从来没有忠于过陛下的血脉,臣忠于的是皇位上下达的仁政、是朝廷、是国家的法令刑名与典章秩序,是万民的福祉!”
皇帝诧愕地看着卓思衡,他想开口斥责这份不是违逆的违逆,但却说不出什么来找到这些实言的罪状。
因为它们每一个字都是为臣该有的品格。
“臣是救过太子的性命,可是臣也差点成为赵王的师傅,臣还抱过赵王,陛下难道忘了么?”
卓思衡的话让赵王也止住哭泣,他呆滞地看向卓思衡,又看看父亲,一时仿佛已经死了的人一般就那样无声地委顿在地。
皇帝听到这句话,忽然想起那个充斥着阳光和欢声笑语的午后,赵王和丹山公主被他亲自引荐给卓思衡,两个孩子是那么的顽皮,在天章殿这样严肃的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