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卓思衡愣了愣,终于明白怪不得帝后关系一直不大好与太子不受宠爱的原因了……
佟师沛知道他已经明白因由,便也不再多说,只捡些其他紧要讲:“当今圣上继位时你们全家还在朔州,不知道为着立后闹成了什么样子,那时太子殿下还只是大皇子,刚刚满岁,皇上不想立钟氏为后,可满朝文武不答应,他们都是先帝的股肱,为江山社稷才立了新帝,如今大行皇帝尚在停柩,新帝就不服管了,还要在服孝期间褫夺先帝赐婚发妻应得的尊位,这哪成?那时真的闹得乌烟瘴气,只是昌国公手里尚有兵权,先帝留下的亲贵权臣也不是好惹的,咱们圣上取了折中之道,不立太子,但立皇后,总归是平息下来一场纷乱。不过后来昌国公的错处落在圣上手里后可就没这样的折中处理了,皇后一家的外戚便彻底拔除,再也没有什么能掀得起的风浪,也没人再提立太子的事,直到后来皇上一年前病那一场才算有所转机,但经历了这些,帝后感情想要转圜却是不可能了。”
卓思衡知晓了这些便也不那么疑惑为何太子如此个性,要是他自小不被亲爹待见,忽然当了什么太子世子的,也得战战兢兢问问自己配不配,会不会弄丢了。况且别人丢了父亲的喜爱也就是没有天伦之乐,太子若是没了父子之情便是会丢了性命。
天家亲情,不过如此。
第31章
“太子的事尚不明朗,咱们又没有什么说话的立场,不若少说,你日常入宫伴驾,难免殚多思稠,可得小心。”
佟师沛走之前不忘忧心忡忡叮嘱卓思衡。
连自己这位最闲适无拘的好友都知道让自己小心,可见翰林院的差事风光清贵里又有几多枢窍。
好在之后几天都不轮到他入宫,于院内抄点圣旨和中书诏令,又勘校发往地方的政令印文,不忙也不累,甚至偶尔还能翻翻整理收藏在中书省的几代政令抄本,看着从前许多事例如何施政定针,卓思衡也学到不少公文书写的要诀。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