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造化’之人,又有恩师您言传身教,以此品性家学入朝为官定然也是将来的国之重器。”刘溯已看过佟师沛的应策时文,自己十九岁时未必能如,这些话也是发自内心,并无矫饰。
佟铎也觉小儿聪敏,但还是决定不当面夸奖,只是别开话题道:“他的学问,比本次的解元可是差得多了。”
“这次解元的名字,我怎么觉得有点耳熟?”听父亲提起这个,佟师沛拿起刘溯手边的奏报,“卓思衡……好像在哪里听过?”
刘溯与佟铎相视而笑,饮茶一口后缓缓道:“几年前我回帝京述职时拜访恩师,那时你不也在?我说朔州荒僻苦寒之地竟有才学士子晚辈,说得便是此人,那时恩师也觉此子答问颇有心胸笔意,只是后来我任满回京,留意两次省试都未见此人,心想大概又是一仲永罢了,不料宁兴府任上解榜又见此子,果然才华难掩,明珠夜辉。”他心中还是挺复杂的,高兴的是自己眼光确实不错,郁闷的是,这么好的人才怎么现在才来考试,没在自己朔州学事司任上冲业绩。
“原来这样!”佟师沛抚掌笑道,“那我输给这小子也不算冤枉,毕竟是世兄和我爹都看好的人才。”
佟铎板起脸来严声道:“人家自小在风雪塞外之地苦读不辍,你在帝京锦衣玉食名师点教,你们二人如何相比?你且去休息,明日按照你世兄的指点,去读些汉与六朝诗赋,过两日你启程回京前,我亲自问于你功课。”
佟师沛听父亲这样说也是不惧不怕,依旧笑盈盈地应了,朝二人告辞后脚步轻快离去。
屋内只剩刘溯与佟铎,气氛略转严肃,佟铎看着儿子离去的背影,面上终是露出一丝欣慰与忧虑,感叹道:“不知方则入朝时,朝野内外会是怎样景象……”
“老师何出此言?”刘溯闻听此言,觉得似乎老师对朝局未来的态度并不乐观。
“这两年皇上对科举入朝的新贵很是满意重用。”佟铎意味深长道,“去年的状元郎只在翰林院一年,便放了均州登台郡的巡检,这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