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闲聊寒暄,动机与目的早全藏在了字里行间。
有些话不需要明示,两个人能懂即可。为什么要合作,给一个成本高又收益缓慢,几乎快要跟市场脱节的二流企业投资。
深夜,反复深思熟虑,林若梅终于还是拨了一通给江桐市那边的电话。
翌日,她的人就把许多年前在工商联会举办的慈善展上竞拍的国画送到下榻的酒店。
那幅画出自秦家女儿之手。落款书写是清秀柔美的簪花小楷,某年某月秦朱几字。
小姑娘曾师承当代顶尖的国画大师。先不论画的观赏价值,当年秦家烈火烹油,坠以“秦氏掌上明珠”的名义,哪怕为潜在的人情交际买单,三十万就花得物有所值。
只是没想到,今天复又派上用场,拿来救吴家的火。
起起伏伏都因秦家,简直讽刺。
林若梅把画送出手时并没有十分把握。但从结果来看,无疑赌对了。
这次,对方收了。
你来我往间,惊悉人家意在何处。接下来的所有交易都显得顺理成章了。有男人身后的利益集团给她背书,完全可以兑现到比现有产业更大的价值。
林若梅不明白为何要如此大费周折,这种人怎么看都不像是能被美色感情左右的,秦家的剩余利用价值更加没有,简直匪夷所思。
至于牺牲孩子的儿女情长,她都不需要考虑就能做出决定。
有一点刘丛说对了。
她首先是林若梅,才是吴夫人。年轻时从一个行政秘书一跃成为当家做主的掌舵人,不可谓没有手段。利字开头,才不管将来吴家的根是不是还在江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